原本应该是简单的双边谈判,现在却变成了外交马戏团的前排座位,日本被迫在美国贸易政策的三头妖怪中穿行。每个头都有自己的 agenda。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讲的是市场和务实的语言。USTR 詹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倾向于互惠框架和经济安全。而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则像使用大锤一样挥舞特朗普时代的关税理论,把法院的裁决当作程序噪音来无视。
难怪贸易协议会被拖延——特朗普的贸易团队并没有使用同一剧本,而是在同一舞台上演出不同的剧目。一个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回忆起一个时刻,精确地揭示了这种功能失调:在一个时刻,卢特尼克、格里尔和贝森特实际上暂停了与日本代表团的谈判,彼此争论——就这样,亲眼看着日本团队。这一幕不是外交,而是戏剧。而东京则被困在观众席上,试图从政治即兴表演中提取政策的明确性。
不过,日本并没有坐等不动。它调整了立场,放弃了全面取消25%汽车关税的要求,提议根据美国的生产量和区域出口进行分阶段的减税计划。这是一个战术举措,给卢特尼克提供了一些可以指引的东西,而贝森特和格里尔则仍然可以称其为基于规则的合作成果。
东京的下一个赌注?在稀土方面寻求战略对齐——提议双边合作以对抗中国对关键矿产出口的收紧控制。这不仅仅是贸易提案——这是针对华盛顿长期博弈的地缘政治棋局。
但真正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日本如何布局。还在于北京如何理解这一切。若东京无法从华盛顿这三头团队中得到明确的答案,中国又该如何穿越这迷宫?北京的谈判模型是等级分明且有序的——旨在提供单一通道的清晰,而不是三方交火。
在某人束缚住这三人组,或至少指定一个主要发声者之前,每一次谈判都变成了在进入桌子对面之前先在房间内三角测量权力的练习。这不是贸易外交——这是面向国际观众的内部争斗。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展开,重要交易愈发可能淹没在噪音中。
因此,经历了一天类似于在旋转木马上交易的感觉(以及一周仿佛直出自亨特·S·汤普森的狂热梦境),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周四晚上以明显不同的语气在X上发声。这是在经历了12小时的政治悬崖和算法破坏的喧嚣之后:特朗普威胁要撤回对马斯克帝国的联邦资金,以报复他的BBB异议,而马斯克则回应以威胁停用唯一能够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航天器,提出一个“为中间80%人群”的中间派政治党,向特朗普投掷暗示的手榴弹,并支持弹劾——这一切发生在午餐前。
但现在,随着肾上腺素的冲击消退,马斯克似乎踩下了刹车。周四晚些时候,他发布消息称他不会退役Dragon,这暗示着或许是一个清醒的时刻或战术停火。无论这是否是戏剧的结束,还是仅仅是中场休息,市场都处于紧张状态。当一个人的拇指能在一次交易中烧掉1500亿美元时,这场景象就成了信号——即使它读起来像是一部由奥威尔在兴奋剂驱动下撰写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