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家在工业领域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相对位置良好。然而,就价值增加和制造业出口中科技产品所占的比例而言,存在差异。由仅包括三个部分(药品、IT/电子/光学和航空/航天)构成的高科技部门份额相对较小,但“中高技术”部门(化工、武器、电气设备、机械、汽车、其他车辆、医疗设备)的百分比较高。然而,这两个部门也非常依赖技术。因此,在综合评估中欧国家的重要性时,需要考虑“中高技术”部门。
中欧国家加入欧盟(2004年: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2007年:罗马尼亚)伴随着欧洲资金和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流入。这有助于升级它们的制造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普遍看法相反,它们的工业基础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行业,尽管这个基础非常重要。
此图表还显示匈牙利的高技术部门规模较大(占制造业出口的17.6%),这得益于IT/电子/光学行业。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较为适中的百分比可能有些令人惊讶。这可以通过NACE所采用的部门方法(NACE)来解释,其中包括将“电气设备”和“机械”项目纳入“中高技术”组而不是高科技领域。这两项对中欧国家尤为重要。相比之下,在德国和法国,“航空/航天”和“药品”类别较为重要(因此高科技部门的百分比较高)。
下载完整报告!